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学习 > 详情

知晓文言文十八个虚词顺口溜

2025-07-26 20:25:10 阅读(53) 精品歌词网

文言文十八个虚词顺口溜

  文言文十八个虚词顺口溜是:之字可代人事物,定名之间可译的。用作动词去、往、到,用作助词可不译。用作代词:可以代人、代物、代事。代人多是第三人称。结构助词,宾语前置的标志。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,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,译时应省去。

  “之字顺口溜”

  之字可代人事物,定名之间可译“的”;

  用作动词“去、往、到”,用作助词可不译。

  1.用作代词:可以代人、代物、代事。代人多是第三人称。译为“他”(他们)、“它”(它们)。

  例: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尽其材,鸣之而不能通其义,执策而临之,曰:“天下无马!”(《马说》)

  2.用作助词:

  a.结构助词,定语的标志。用在定语和中心语(名词)之间,可译为“的”,有的可不译。

  例:小大之狱,虽不能察,必以情。(《曹刿论战》)

  b.结构助词,宾语前置的标志。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,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,译时应省去。例:宋何罪之有?(《公输》)

  c.结构助词。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、宾语或一个分句时,“之”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,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,可不译。译时也可省去。

  例:孤之有孔明,犹鱼之有水也。(《隆中对》)

  d.音节助词。用在形容词、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,或用在三个字之间,使之凑成四个字,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,无义,译时应省去。

  例:顷之,一狼径去,其一犬坐于前。(《狼》)

  3.用作动词:可译为“去、往、到”。

  例:辍耕之垄上(《陈涉世家》)

  “其”字顺口溜

  其字可代我和他,远指近指“这”和“那”;

  后带数词译“其中”,表示反问译“难道”。

  1.用作第三人称,相当于“他、她、它(们)。

  例:妻跪问其故。

  2.活用为第一人称。相当于”我(的)“、”自己(的)。

  例:并自为其名。(《伤仲永》)

  3.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,相当于“难道”、“怎么”。

  例:其真无马邪?(《马说》)

  4.指示代词:相当于“那”“这”之类的词。

  例:其人视端容寂,若听茶声然。(《核舟记》)

  5.指示代词:表示“其中的”,后面多为数词。

  例:蜀之鄙有二僧,其一贫,其一富。

  “以”字顺口溜

  “以”作介词“把、拿、用”,因为、按照、在、凭、从;

  又作连词如同“而”,偶尔通假要分清。

  1.作为介词表示凭借,译为“凭、靠”

  例:乃入见。问:“何以战?”(《曹刿论战》)

  表示工具、方式、方法,译为“用、拿、把、按照”

  例:贫者自南海还,以告富者。(“以”后省略介词宾语。)策之不以其道。

  表示时间处所,译为“在、从”。

  2.作为连词

  表示目的译为“来、用来”。

  表示动作、行为产生的原因,可译为“因”“由于”。例: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(《岳阳楼记》)

  表示范围译为“到”,“已”,已经。

  例:固以怪之矣。

  “于”字顺口溜

  于字可译到、在、从,也可翻作对、与、同;

  形容词后表比较,动词之后表被动。

  1.对,对于。

  例:贫者语于富者曰。

  2.在,从。

  例: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(《出师表》)

  3.与,跟,同。

  例:身长八尺,每自比于管仲、乐毅。

  4.到。

  例:指通豫南,达于汉阴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

  5.放在形容词之后,表示比较,一般可译为“比”,有时可译为“胜过”。

  例: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。(《鱼我所欲也》)

  6.被。

  例:受制于人

  “而”字顺口溜

  而作连词要分清,并列承接与转折;

  承译“接着”转译“但”,状语后头表修饰。

  1.表示并列,相当于“而且”、“又”、“和”或不译。

  例: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
  2.表示承接关系,相当于“而且”、“并且”、“就”或不译。

  例: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
  3.表示转折关系,相当于“然而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却”。

  例: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
  4.表示修饰关系,即连接动词和状语,相当于“着”、“地”等,或不译。

  例:临溪而渔,溪深而鱼肥。(《醉翁亭记》)。

上一篇:知晓映日荷花别样红别样是什么意思

下一篇:阐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

推荐阅读:

  • 分享陌上青花什么意思

    分享陌上青花什么意思

    陌上青花的意思是:田野上郁郁青青的花。陌:阡陌,也就是田野、原野;青花:郁郁青青的花。陌上青花,首先是陌上,代表空旷之处、目及之远;其次是青花,朝气蓬勃,生机勃发。表达一种意境:一种淡淡的惆怅,即看到生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27)
  • 浅析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什么意思

    浅析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什么意思

    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意思是: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,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。出自战国荀子的《劝学》。原文: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虽有槁暴,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55)
  • 概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是什么意思

    概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是什么意思

   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意思是:如果国人再不爆发抵抗黑暗的势力和侵略者的进攻,那么我们必将默默的灭亡,只有爆发,去冲破那堵墙,在绝处中寻找到抵抗的力量。这是鲁迅《纪念刘和珍君》中的一句话。原文是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39)
  • 解读下辖是什么意思

    解读下辖是什么意思

    下辖的意思是:归属或从属于下。出自郭沫若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后记》,郭沫若(1892年11月16日一1978年6月12日),原名郭开贞,字鼎堂,号尚武,乳名文豹,笔名沫若、麦克昂、郭鼎堂、石沱、高汝鸿、羊易之等。曾任中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58)
  • 诠释采生折枝是什么意思

    诠释采生折枝是什么意思

    采生折枝采生折枝的意思是:为了赚钱故意把拐来的人的身体弄残疾,让他们上街去乞讨,而他们就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去赚钱,这样的恶行可以说简直就是令人发指,而这样子的行为换做任何人都会感觉愤慨,所以明清时期就…
    2021-09-29 阅读(5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