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学习 > 详情

介绍孙子兵法作者

2025-08-04 00:57:58 阅读(54) 精品歌词网

  一,孙子兵法的历史地位

  《孙子兵法》,其又被称之为《孙武兵法》。这是一部由春秋末期的吴国将军孙武,在其晚年之后所撰写的兵书。这本兵书也现在是世界公认的,最古老的一本现存历史记载的军事理论著作。这本孙子兵法中,着重论述了决定一场战争胜败的所有基本因素,这本书通过一些特殊的论述,将政治因素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原因。在这本书中,叙述简洁,其中的内容富于哲理性,引人深思。其中还继承、发展了前人的军事理论和战争经验,以一种客观的角度揭示了战争的若干规律。而且,孙子兵法之中还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,也因此而被誉为"兵经",享誉国际之中。也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界之中。孙子兵法还在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。

   二,孙子兵法十三篇分别是什么

  孙子兵法一共有八十二篇,后被简单分为十三篇。分别为:1.始计篇。多算胜,少算不胜,而况于无算乎!

  2.作战篇。车杂而乘之,卒善而养之,是谓胜敌而益强。

  3.谋攻篇。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

  4.军形篇。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。

  5.兵势篇。故善战者,求之于势,不责于人,故能择人而任势。

  6.虚实篇。无所不备,则无所不寡。

  7.军争篇。军争之难者,以迂为直,以患为利。

  8.九变篇。杂于利,而务可信也,杂于害,而患可解也。

  9.行军篇。令素行以教其民,则民服;令不素行以教其民,则民不服。令素行者,与众相得也。

  10.地形篇。故进不求名,退不避罪,唯人是保,而利合于主,国之宝也。

  11.九地篇。犯之以事,勿告以言;犯之以利,勿告以害。

  12.火攻篇。夫战胜攻取,而不修其功者凶。

  13.用间。先知者,不可取于鬼神,不可象于事,不可验于度,必取于人,知敌之情者也。

上一篇:概述人生励志名言

下一篇:解说而的意思

推荐阅读:

  • 剖析志不同,道不合,不相为谋是什么意思

    剖析志不同,道不合,不相为谋是什么意思

    志不同,道不合,不相为谋的意思是:指有着不同的志向,走着不同道路的人,就不能在一起谋划。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。道不同,指的是人生价值观不同。论语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。走着不同道路的人…
    2021-09-27 阅读(60)
  • 剖析美食诗句

    剖析美食诗句

    美食诗句有:1、风吹柳花满店香,吴姬压酒唤客尝。2、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。3、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4、世间珍果更无加,玉雪肌肤罩绛纱。5、叹息老来交旧尽,睡来谁共午瓯茶。6、正是浴兰时节动。菖…
    2021-09-27 阅读(51)
  • 讲述不知曲中意已是曲中人什么意思

    讲述不知曲中意已是曲中人什么意思

   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意思是:刚开始听不知道曲子里唱的是什么意思,等到再次听的时候感觉曲子里唱的就是自己的过往。出自2017年刘若英开完演唱会后,一个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文章。初闻不知曲中意,再闻已是曲…
    2021-09-27 阅读(59)
  • 知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是什么意思

    知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是什么意思

   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意思是:语出《中庸》,意思是登高一定要从低的地方开始,远行一定要从近的地方起步。昭示人们干事创业既要有“登高”、“行远”的目标,志存高远,敢想敢干;又要自&ldq…
    2021-09-27 阅读(52)
  • 推荐夫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    推荐夫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    夫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、发语词,不翻译2、成年男子3、丈夫在这里,做发语词,不翻译。“夫语‘教子婴孩’,不虚也!”翻译为:俗话(说),“教育儿子从婴儿小孩(的时候开始),不是虚假的埃4、…
    2021-09-27 阅读(5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