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纳的意思(si)是:指采取(qu),选用;听取,执行。听他人意见来完善自己(ji)的见解。出自(zi)《新唐书·张公(gong)谨传》:数言时政得(de)失,太宗(zong)多所采纳。
详细解(jie)释:
1. 接纳;接受。
《后汉书·郎(lang)顗传》:“宜(yi)採纳良臣,以助(zhu)圣化。” 宋 苏(su)轼 《朝辞赴定州论事(shi)状》:“今来不敢以不(bu)得对之故,便废此言。惟陛下察(cha)臣诚心,少加採纳。” 元 杨梓 《霍光鬼谏》第一折:“採纳贤(xian)良,选用忠良。” 田北湖 《论文章源(yuan)流》:“记载之著,发始於謡谚……及文(wen)教大进,政体日(ri)崇,凡兹之类(lei),非官司所採(cai)纳,不得列(lie)於国史,篇籍於(wu)焉散失。”
2. 采用;接受。
《三国志·吴志(zhi)·周鲂(fang)传》:“惟当(dang)陈愚,重自(zi)披尽,惧以卑(bei)贱,未能采(cai)纳。”《新(xin)唐书·张公谨传》:“数言时政得失, 太宗 多所采纳(na)。” 明 唐(tang)顺之 《周襄敏公传(chuan)》:“ 武(wu)庙 数游幸晏(yan)朝,公上疏请復常朝(chao)之规,退则躬览(lan)章奏,以总权纲,亦颇见采纳(na)。”
近义词:采(cai)取 采用 选用 接(jie)纳 选取 领受 接收 接受(shou)
反(fan)义词:放弃(qi) 驳回 摈弃